據悉,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等九部門近日印發《湖北省實施重點群體創業推進行動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該《方案》聚焦高校畢業生、農民工、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提出到2024年底,通過完善落實扶持政策,優化創業服務,支持更多重點群體投身創業活動,力爭每年開展創業培訓10 萬人次以上、新增返鄉創業5萬人以上。
《方案》提出了實施八大計劃,包括“創業環境優化”“創業主體培育”“創業服務護航”“創業培訓賦能”“創業政策扶持”“金融產品助力”“創業載體筑巢”“靈活就業支持”等。針對高校畢業生、農民工、就業困難人員提出了哪些具體措施?一起來看看!
高校畢業生看過來
開展大學生創業“育苗”行動,開設大學生創業注冊登記、許可審批綠色通道,鼓勵、引導、服務大學生自主創業。大學生參加創業創新活動和自主創業并辦理營業執照的可折算為學分。
開展創業能力提升訓練營、創業實訓等活動,提供項目指導、風險評估、商業實戰模擬等“沉浸式”體驗,促進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創意設計成果落地轉化。
開展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湖北省分賽、“創客中國”湖北省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大賽、“中國創翼”創業創新大賽湖北省選拔賽、“互聯網+農村”創業創新項目創意大賽湖北省選拔賽、湖北省大學生創業大賽、湖北省大學生文化創意作品大賽等賽事活動,打造“創業湖北”“創立方”“創青春”“挑戰杯”等系列賽事品牌,發掘一批創新型企業和項目,培育一批創業主體。
對依托平臺兩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按規定給予社會保險補貼。
農民工看過來
深入實施“我興楚鄉·創在湖北”返鄉創業行動,落實一次性創業補貼等扶持政策,大力引導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
聚焦農民工等人員能力短板、產業特點和創業階段,強化培訓、資金、場地、用工等扶持,優化返鄉創業服務,助力返鄉創業項目更好發展。
就業困難人員看過來
鼓勵就業困難人員發展夜經濟、后備箱經濟等特色經營,引導其創辦投資少、風險小的創業項目。
實施“靈活就業支持”計劃。開展個人經營、非全日制、新就業形態等靈活方式就業的勞動者在常住地公共就業服務機構辦理就業登記。
加強靈活就業人員權益維護,提供維權“綠色通道”和法律援助服務。對依托平臺靈活就業的困難人員按規定給予社會保險補貼。
此外,對于創業人員及小微企業,《方案》還提出了一攬子扶持政策。
將創業擔保貸款資質審核下沉至鄉鎮(街道)受理,縣級審核,實現創業擔保貸款申請就近辦、高效辦。
深入實施“馬蘭花”創業培訓行動,針對重點群體創業需求和不同創業階段,開展產生創業想法、創辦企業、改善企業、擴大企業和網絡創業等培訓,對符合條件的勞動者按規定給予創業培訓補貼,提升勞動者創業能力。
創業擔保貸款借款人因疫情影響流動性遇到暫時困難的,可申請展期還款,期限原則上不超過1年。將符合條件的個人創業者(含個體工商戶)創業擔保貸款額度由20萬元提高至30萬元;對超出20萬元的部分,鼓勵市縣貼息支持。
加大小微企業創業擔保貸款支持力度,對300萬元以內貸款由中央、省級和市縣按規定繼續給予貼息支持,對超出300萬元的部分,省級和市縣按照1:1的比例予以貼息支持。
來源: 廳就業促進和失業保險處